遭遇地震咋办?震后如何救助?到扬州科技馆感受一下
来源: 吉林科技馆
更新时间:2017-08-15
九寨沟地震让防震避震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如何在地震发生时冷静地应对呢?中国地震带到底是如何分布的……这些都是市民关心的问题。
昨日,记者从市科技馆了解到,结合科技馆的“地震小屋”、“地震现场复原和震后紧急救助”等展项,他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体验者通过这些展项可亲身感受地震灾难的威力,并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亲身体验,学习地震基本知识,了解地震灾害防御措施和正确应对地震灾害的方法步骤,提高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和心理承受能力,还有现场讲解和现场互动等方式,提高公众防震避震意识和技能。
江苏分布在哪个地震带,这些情况你了解吗?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这一系列数据到底是什么概念?
扬州科技馆副馆长刁国斌解释,要想真正学会应对灾害,先要明白关于地震的一些基本概念。
“中国地震带”展项
在位于科技馆五楼的安全教育展厅,就有一个“中国地震带”展项。科技馆科技辅导员介绍,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南接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而郯庐地震带、长江中下游-南黄海地震带贯穿江苏。“市民可以到科技馆,通过现场体验来获得更清晰的认识。”她表示,触摸屏控制模型沙盘中的LED灯带亮起标明地震带位置,屏幕中会播放相应区域包含的地震带名称以及相关知识内容,如历史上发生过的地震时间等。
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对地面的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刁国斌介绍,参观者在“震中、震级与烈度”展具上,可以选择不同深度的震源以及不同的震动强度,观看震源与震级的不同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
互动学习是科技馆活动中的亮点,通过亲身实验、游戏互动、知识探索,让参与者在体验和互动中学习了解地震知识。
一间“地震体验”小屋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地震体验小屋
在安全教育馆还开设了一间名叫“地震体验”的小屋,市民可以一起体验地震的真实感觉,让人们在最逼真的环境中,体验灾害来临时的情景,从而学会如何在地震中实施自救互救。
在地震体验小屋,根据科技辅导员的要求,参观者站在指定的体验区域内,时长2分钟、4-6级“地震”便开始了。起先,地面只是轻微晃动,随着晃动程度越来越剧烈,头顶的灯光不停闪动,墙面上的显示屏也开始显示“窗外”:路面坍塌、大楼倾倒,尤其是头顶忽然“掉”下来的部分墙体等情况,着实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而另外一座“倾斜小屋”,则模拟地震后房屋倾倒的状态。据科技辅导员介绍,人的内耳前庭感受器能感受到地面的倾斜状况,而人类长期的视觉经验认为地面是平坦的;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大脑就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出现眩晕,严重者出现呕吐等症状,产生“逃生障碍”。倾斜小屋地板与墙壁均有18度角的倾斜,在这里市民可以体验通过“倾斜小屋”逃出灾害现场,克服心理上的恐慌情绪。
“建筑结构与抗震”模拟
科技辅导员介绍,如今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始使用耗能减震技术。“所谓耗能减震技术是把结构物中的某些构件(如支撑、剪力墙等)设计成耗能部件,或在结构物的某些部位(节点或连接处)设置阻尼器,在小荷载作用下,耗能杆件和阻尼能处于弹性状态,在强烈地震作用下,耗能装置首先进人非弹性状态,大量消耗输入结构的能量,使主体结构避免进人明显的非弹性状态,从而保护主体结构不受破坏。”她介绍,转动“建筑结构与抗震”展具平台前的的摇把,平台就会模拟地震的横波进行震动,参观者可以看到传统高层建筑结构模型与应用了减震结构技术的高层建筑结构模型的抗震效果对比。
震后紧急救助,先看短片再模拟现场
在科技馆里,参观者还能看到一个模拟的震后现场。展项通过电视播放震后抢救措施动作要领。地面摆放1个虚拟橡胶人及一个抢救工具箱,参观者观看多媒体学习震后伤员急救的动作要领图示后,利用这两个橡胶人演练人工呼吸、心脏复苏、骨骼固定、简单包扎等紧急救护措施。
“震后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治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通过模拟的人型以及救治仪器,大家学习简单的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救助方式。地震后,可能会发生开放性创伤、挤压伤,或火灾引起的烧伤等伤害,我们面对这些伤员要对他们作出及时正确的救助。”市科技馆馆长王宇明介绍,市民通过观看多媒体视频,可以了解到应该如何正确地帮助震后伤员。